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愿佛首不变的微笑,抚慰天龙山百年沧桑的伤痛;愿国宝归来的传奇,振奋中华儿女前行的力量……”在天龙山石窟博物馆“复兴路上·国宝归来”特展展厅,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馆员、我市2023年第二季“最美时代新人”刘颖一次次向学生们动情讲述国宝“回家”的故事,看着学生们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,她愈加坚信:“充分挖掘馆内资源,打好研学特色牌,把文物故事讲生动,更好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作用,可以让学生们思既往而追来者,更加奋发有为。”
当好守护人
在海拔1700多米的天龙山,多年前,冬季室内靠炉火取暖,凌晨三四点炉火熄灭,人被冻醒,这样的事屡见不鲜。遇大雪封山,交通不便,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的时间长达20多天,其间,谁都回不了家。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,刘颖的许多同事一待就是二三十年。
刘颖2018年从上海大学历史学硕士毕业后,成为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一名文物工作者。从同事们的话语间,她知道了文物人应该有的初心:“耐得住清静,守得住清贫,担得起信任。”
一块砂石、一条缝隙、一片瓦砾、一点油彩……每一件残存文物和遗迹背后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,留存着千百年的文明,有着或感人或悲伤的故事。天龙山石窟以独特的石刻艺术闻名于世,但在20世纪20年代,石窟造像遭到大规模盗凿,只留下残破不全的斑驳遗存。
天龙山石窟西峰第21窟北壁西侧菩萨头像,是典型的天龙山唐代造像样式:面相浑圆丰满,头部微倾,眉线细长,双眼下视,双目含笑,嘴唇微启,整尊头像雕刻精美细腻……“佛首现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,在国家博物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佛身。”刘颖很喜欢这尊造像,她常会走近西峰第21窟,看一看,想一想。
“不同于阅读书本中的文字、图片,身临其境带来的触动更直接、更强烈。”刘颖说,“文物人都有一颗对待文物的珍爱之心、尊崇之心、责任之心,这种情感,是一次次走近文物了解历史而生出的情愫。”
天龙山上,七松坪与周边的松风阁、关帝庙、春秋楼等人文景观浑然天成,自然和谐,如诗如画,美不胜收。刘颖喜欢七松坪前的美景,“保护文物,不能忽视文物所处的环境。”在和游客交流中,刘颖也积极引导人们重视参与保护文物环境。
做好传播者
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消息,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正在拍卖一尊“唐 天龙山石雕佛头”,疑似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。
当天晚上,刘颖翻阅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料。次日,她和同事拿一张张老照片到洞窟比对残迹,细看每一处凿痕,初步判断拍品为天龙山流失文物。
之后,国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认真观察,认定该佛首为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。2021年除夕夜,刘颖和值班人员围坐在电视机前,观看央视春晚特别节目。“流失文物回家,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。”刘颖说,“听到‘国宝回家’4个字的那一刻,我心中的激动和自豪难以自抑。”
为了给回归佛首提供一个尽善尽美的“家”,刘颖和同事们修改展陈方案30余次、完成文稿24.5万字、筛选图片214张、设计动线12条。“文案中每一个标点符号,都经过5次以上流水线式的核对。”刘颖说,“佛首带着微笑回归故土,很多人作了很多努力,我做的事情虽微不足道,但回味犹甘。”
通过数字复原的方式再现天龙山石窟艺术,让流失百年的造像数字化回归成为可能。在数字复原洞窟的工作中,刘颖承担了查阅相关书籍、调查报告、学术论文和核对流失造像、确定石窟本体位置等任务。
文物是对外交流的“金色名片”。在太原市文物局支持和指导下,“美成天龙——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”走出国门,先后在法国、埃及展出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。“用高科技手段保护天龙山石窟,让文物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播,有力地提升了地方文化影响力。”刘颖说,她有志于做好地方文化的传播者。
近3年来,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接待了全市2万余名中小学生参观研学,在参观石窟、国宝回归馆等活动中,学生们感受历史文化,厚植爱国情怀。“潜心钻研,踏实做事,讲好文物故事,让文物活起来,把文脉传下去,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。”刘颖说。记者 弓凤飞 太原日报